中国男足在18强赛中的接连失利,将主帅伊万科维奇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继客场0-7惨败日本后,主场1-2遭沙特逆转的结局更让球迷难以接受,看台上此起彼伏的"下课"声浪,与社交媒体上超3.8万条呼唤高洪波回归的留言,勾勒出中国足球的至暗时刻。

值得关注的是,阿联酋与伊拉克已在近期相继换帅,保罗·本托和卡萨斯因战绩不佳黯然离场,而同样深陷泥潭的国足帅位却呈现出微妙态势——据《东方体育日报》披露,中国足协在18强赛结束前并无换帅计划,理论上的晋级可能性让伊万暂时保住帅位。

尽管伊万科维奇在任期间完成了国足新老交替,让年轻球员通过大赛历练成长,但其战术布置与临场指挥的硬伤愈发凸显。对阵沙特一役,他在多打一人的优势局面下,未及时调整防守漏洞,导致连续两个角球失分,赛后关于换人时机的解释更显苍白。这种决策失误与2010年高洪波带队3-0终结"恐韩症"时的果敢形成鲜明对比,球迷自然将目光投向这位本土名帅。但现实是,高洪波已扎根青训体系,在北京足协技术总监与徐根宝青训基地的双重身份中,正悄然接棒崇明岛足球青训大业。

中国足协的迟疑不决,实则折射出中国足球的深层次困境。近十年九易主帅的频繁更迭,从里皮到卡纳瓦罗,名帅光环难掩体系痼疾。如今面对舆论压力,足协虽与伊万进行过沟通,却更倾向保持稳定,毕竟过渡主帅难以扭转乾坤,而物色新帅又面临资金与人才的现实掣肘。当徐根宝81岁高龄仍在为青训殚精竭虑,当范志毅因耐不住寂寞退出接班序列,高洪波在崇明岛的坚守或许比短期救火更具战略意义。国足的真正突围,恐怕要待青训体系开花结果之时,而这需要整个足球界拿出比换帅更大的勇气与定力。/阅读下一篇/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